3D打印技术“复制”碎骨和关节 成功挽救一位八旬老人生命

lydiazhang   2017-02-04 10:31:55

时下,3D打印技术的应用是越来越广,各类建筑模型、人像雕塑、惟妙惟肖的动物……而当3D打印和医疗碰撞,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最近,慈溪市中医医院骨科就用此技术“复制”了病人的碎骨和关节,并用复制出的模型演练,完成高难度手术,成功挽救一位八旬老人的生命。

生命转机:卧床不起的八旬老太,术后三天下地走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80多岁的老母亲手术后三天就能下地走,真是一点没想到!”1月16日,在中医医院骨科病房,82岁的施老太太借着助行器成功迈开步子。老人的女儿65岁的励阿姨抑制不住高兴劲儿说着:“感谢医生,感谢护士,救了我姆妈的命……”

  

励阿姨是新浦人,她告诉记者,上个月15日,老太太一个不当心在家跌了一跤,这一跤把老人摔得够呛,也吓得够呛。送到一家医院后,老太太被诊断为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加上骨质疏松、贫血、低蛋白血症,老人伤情很严重,医生也没有十足把握能用手术治疗。

  

老太太又被家人转送到市中医医院寻求生机。“其实我们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要能动手术,哪怕有一点点希望都好……”子女们商量着,要相信医生,相信医学。

  

接诊的是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陈建列,他一看老太太病情,情况很不乐观:老人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大小粗隆分离移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时距老太太受伤已三周,长期卧床引发尿潴留褥疮,同时还有贫血、低蛋白血症。

  

做了近30年骨科医生,这是陈建列医生遇到的少有的严重老年骨折病例。“伤情太严重,并且有并发症,再卧床下去,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老人的病情不能耽搁,这要求陈建列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先用3D打印技术,把断裂的骨组织模型做出来,再根据实际模型研究手术方案。”陈建列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立即联系医院的3D课题研究组,共同寻求手术方案。

  

“关节和骨头碎得太厉害,单纯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进行内固定行不通,破碎的骨片又不规则,还游离在外,如何复位?病人全身情况差,又如何耐受麻醉?”难题一个接一个,陈建列及骨科、麻醉科手术团队多次讨论会诊,还邀请了患者的4位儿女进行沟通。

  

最终,他们敲定手术方案:“股骨头下截骨,大小粗隆骨折复位,钢缆加钢针张力带内固定股骨距重建,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

  

1月7日,手术团队为老太太进行手术。手术很成功,术中仅出血30毫升,用时近一小时。

  

完美“复制”:用3D打印出碎骨和关节

  

“你看,这就是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髋关节组织。”在现场记者看到,这个髋关节组织模型通体呈白色,由一截约长15厘米的股骨连着关节组成。用手摸,模型表面还有凹凸不平的错位和纹路。

  

“这个模型就是针对手术部位,以1:1大小复制出来的,用的是一种树脂材料。你看,连粉碎的部位和游离的骨组织都复制得一模一样。”陈建列说,做股骨矩重建术,手术难度高,并且很复杂,尤其对精准度要求特别高,因此这个实实在在的模型也必须做得精准。

  

陈建列直言,以往没有这种精准模型作为参考,医生只能借着平面的CT片,并且结合自己的解剖学知识,在自己的脑子里构建虚拟的手术方案,更多依赖医生个人的感觉、直觉、经验。倘若是年轻骨科医生,还不一定能完全想象这么复杂的破损骨组织。到了手术中,面对这么复杂的伤情,很有可能把内固定植入的位置搞偏差,甚至出现无效固定,一旦重建不理想,对病人术后功能恢复甚至是生命安全都有影响。

  

“现在有了眼前这个实物模型,我们可以随时观察、测量,找准切入口,还可以先在模型上预演手术。这样一来,该用什么方法定位,该怎么固定,医生心里就有了底。”

  

陈建列还告诉记者,按原先,这样的高难度手术至少得2小时,现在不到一小时就完成,时间缩短一半,出血也大大减少,这对老年病人来说更是福音。

  

“3D+医疗”:为医学界带来变革

  

那么,这种3D打印技术,是如何结合运用起来的呢?随后记者也到医院放射科一探究竟。

  

邹诚实,放射科主任。最近科室正在做3D相关课题,专门研究如何让3D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他是主要负责人。

  

邹主任告诉记者,时下随着技术的日益更新,3D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而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医疗的,这在我市还尚属首次,并且经检验,该技术已发挥出实际功效,转化为“生产力”。

  

邹主任领着记者来到一台特殊的打印机前介绍起来。首先,病人经CT仪扫描,病灶部位的数据会传输到电脑里的三维重建软件,经数据转换,将平面图像转化为立体影像。接着,这个立体影像经切片软件处理,输入到3D打印系统。3D打印机接收到讯号就开始工作,从底层开始逐步往上打印制作。

  

邹主任开启设备,3D打印机随即运作起来。记者观察,与其说机器在“打印”,不如把整个过程描述为“建造”,有点像造房子,先“打地基”,再层层往上。据介绍,打印一个1:1的骨头模型的“粗胚”需要花10多个小时,后期还要做一些处理。

  

也有医疗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将3D打印用于医疗,目前来看对骨科等外科医技有诸多意义,对教学意义非凡。不久的将来,该技术还可能用特质材料直接“打印”一个心脏、一个肾脏等脏器出来移植到人体内,这将是医学界一场新变革。


推荐阅读>>>武汉协和医院使用3D打印导板技术成功完成高风险骨盆手术

0

386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