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3日从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获悉,该院日前将3D打印技术首次应用于型号试飞。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生产出的发动机短舱前堵锥等多个模型机部件,不仅材质轻、韧性好、强度高,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还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加工精度高等特点。据介绍,3D打印技术下一步将在C919大型客机及其他型号模型自由飞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3D打印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制造业的热点方向,受到世界很多国家制造领域特别是国防高端制造领域的普遍重视。相关资料显示,国外利用该技术已经制造出涡轮发动机叶盘组件、火箭发动机零件、钛合金加强框等高端军用结构件,初步展示了应用3D打印技术在缩短装备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提高装备性能、改进装备保障模式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此外,亚马逊、谷歌、脸书等巨头也纷纷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各型无人机研发。
据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专家介绍,按照传统工艺,自由飞模型机零部件需要先制作模具,再利用玻璃钢、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混合环氧树脂固化成型,不仅加工周期较长,而且成本较高。采用3D打印技术后,由于选用的ABS树脂熔点在215℃至250℃之间,属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因此完全可以保证零部件的一次快速成型。另外,使用3D打印技术,零部件研制周期比使用传统技术下降10%至30%,研制经费比传统工艺节省30%至50%,加工效率可提高3到5倍,未来该技术将大量用于C919大型客机模型自由飞项目。
延伸阅读>>>实例分析:看中国东方航空如何利用3D打印助力飞机维护?
1298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4-11-04 13:27:47
2024-09-30 14:02:02
2024-09-30 13:55:36
2024-09-23 13:01:49
2024-09-23 12:46:35
2024-09-09 11:19:03
2024-09-09 11:14:31
2024-09-03 15:03:59
2024-09-03 14:58:48
2024-08-26 10:28:31
2024-08-12 10:39:48
2024-08-12 10: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