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包括“考古”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但让中小学生理解那些深奥难懂的内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改变授课形式,让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成了一件让老师们头疼的事情。
然而,有一些学校已经做到了!
2016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韦正老师为浙江省龙游中学-龙游凯马国际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考古中华》的讲座。丰富的文物资料、凝练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言,让同学们佩服于韦教授渊博的文博知识、深刻的见解,更惊叹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讲座结束后,在和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3D打印创新实验室”里,龙游凯马3D考古社的同学们向韦正老师展示了在社团活动中利用3D打印机立体呈现的“牛腿”、“雀替”等古建筑构件,这种将厚重的历史活灵活现地进行立体再现的方式得到了韦正老师的极大赞许。
当天下午,韦正教授和龙游博物馆馆长雷栋荣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到“龙游民居苑”,现场进行一次“3D考古”主题活动。在汉代名将马援后代所建的马氏家族宗祠——“马荣八公祠”内,同学们在衢州学院吴宁博士的带领下,把3根50厘米的铝合金杆组合成长杆,在长杆前端绑上手机,对具有鲜明龙游特色的古建构件——“牛腿”从俯视、平视、仰视三个角度进行拍摄,多角度结合360°拍摄使文物在图片上呈现立体化,然后回到学校可以通过3D建模技术制作成立体化模型,把考古活动中所观察的重要文物永久保存下来。
共建3D打印创新实验室,目的是让学生们从小培养对创新的兴趣,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作为中科院广州电子所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实施单位,中兴华教育的负责人郑毅骞介绍,“3D打印创新实验室”以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的高性能3D打印系统为技术支撑,以教育部“中小学创造力”总课题组为理论指导,整合工信部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培训认证内容资源,横向联合中国创造力大赛及“钟南山创新奖”评选委员会,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兴趣与成果共有的“创新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并于2015年11月由中兴华教育负责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与共建。
据悉,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学校目前已遍布全国15个省,而“3D考古社”则是实验室在设备普及到位后第二阶段的建设重点。继长兴中学、龙游中学等学校进行“3D考古社”的建设后,下一步将继续为各地中小学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所、北大考古合作共建牵线搭桥,将3D打印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融合,引导、鼓励各个共建校立足本地特色、乡土文化构建3D打印校本课程。目前已有包括浙大附中、莆田一中、长兴中学、龙游中学、海安中学、南宁二中、河南大学附属中学、浙师大附小、长兴县第四小学在内的众多国内知名中小学表示将共同开发国内第一套面向中小学的多学科融合3D打印教材。
推荐阅读>>>美国中学生玩转3D打印 让濒临灭绝的企鹅重获新生
657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4-11-04 13:27:47
2024-09-30 14:02:02
2024-09-30 13:55:36
2024-09-23 13:01:49
2024-09-23 12:46:35
2024-09-09 11:19:03
2024-09-09 11:14:31
2024-09-03 15:09:12
2024-09-03 15:03:59
2024-09-03 14:58:48
2024-08-26 10:37:43
2024-08-26 10: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