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成功完成首例使用3D打印技术治疗颈椎骨折手术

lydiazhang   2016-12-29 09:10:37

据介绍,已经77岁高龄的陈伯,不幸遭遇交通事故,送往珠海市人民医院后,通过CT检查后发现颈颅部多处受到较为严重伤害,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寰椎、枢椎齿突骨折(颈椎骨折)。如不及时进行救治,陈伯将面临着截瘫。经王素伟团队周密的计划,决定利用3D打印技术,对陈伯骨折的颈椎进行重新固定。


王素伟团队在手术前先将陈伯的颈椎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专业软件,建立与陈伯骨折的颈椎一模一样的模型并打印,再在计算机中和现实模型上进行预手术,避开神经和椎动脉的位置,设计出手术导航模具。手术中利用预先准备好的导航模具装备到陈伯颈部,最终实现精准的置钉固定,降低了手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并获得满意的疗效。术后拍片显示陈伯的术后寰枢椎复位固定良好,相关症状明显改善。


主任医师陈有生介绍,通常情况下,颈椎骨折需通过X线及CT扫描,评估其骨折情况。然后通过医生的想象力将平面化的图像在脑海中进行立体构建,再进行手术。因为这一过程是医生头脑中完成的,因此医生脑海中构建的骨折情况和实际有不可避免的差异。且手术过程中,也难以精准定位,随时可能伤及周围重要神经血管,风险较高。

“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术前对骨折部位的影像扫描,在计算机中重建骨折骨骼,然后将骨折的骨骼模型打印出来。”陈有生介绍,首先通过模型进行模拟手术,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其次通过模型确定手术器械的操作的点以及角度,再通过3D打印制作一个个体化、精准化的引导模具,该模具可以引导手术器械以事先确定的点及角度进行手术,避免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


将前沿科技应用在医疗领域,无疑是对病患最大的福音。陈有生表示,3D打印手术导航较传统手术置钉更精确,从而将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变得更简单,更安全、更精准。它使手术更具“精准性”和“前瞻性”。作为传统医学检查的有利补充,更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医学的需求。


推荐阅读>>>


3D打印技术 在泉州已成功应用于颈椎骨折手术

滨医附院成功完成山东首例个性化3D打印人工颈椎体置换手术

北医三院骨科团队给患者安装上全世界首个大跨度3D打印人工颈椎

0

516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