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D打印产业存在哪些短板?

raowan   2017-01-20 15:24:15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介绍,我国的增材制造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大规模研究源于80年代中期,这期间大致隔了10年。我国主要集中在工艺技术和设备软件等技术自主开发,。早在2000年,西安交大率先研究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医学内置物,是世界首例。在金属的3D打印方面,我国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大型飞机的结构件等方面也走在了前面。虽然我国在有些领域方面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前面,但总体来看,我国的3D打印还是与之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我国的3D打印没有原创技术,我们并不掌握这些工艺的原始创新,我们只是做了一些表面上的工艺改进和具体应用领域的发展。3D打印起源于美国,又发展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国内大多数都是将这些原创的技术生搬硬套过来,然后做成产品,不过也都只是表面上的修修改改,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或者材料创新。这就导致了整个3D打印产业无论大小企业,之间的产品都是大致相同,因而出现产业发展迟滞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很多只是做3D打印技术的应用,虽然有很多应用领域还需要开发,但技术上的“无创新”状态将会直接导致应用行业的发展“停滞”。


其次,我国的3D打印产业薄弱,产业规模太小。据统计,我国供应的设备,占世界总销售量不到10%;相比之下,我国制造业在世界的份额为20%。一环扣一环,这不仅与我国的技术创新发展有关,更重要的就是我国材料产业根基薄弱,直接导致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面积变小,产业规模变小。而且,我国3D打印真正走向市场也是最近几年,还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探索,才能真正走上开放式发展的道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国的3D打印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很多核心器件的供应、高档器件材料、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等还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构成实用性工业级3D打印等设备的结构复杂,想要更加优异的设备性能,就必须结合高性能的核心部件,然而这些都是我国国内制造业一直存在的问题。

0

866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