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3D打印技术,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框架是否依然适用?

yuanwang   2017-03-20 16:06:30

首先,我们必须对两种情形加以区分:一、打印者是专业人士; 二、针对个人使用的打印。

大多数国家知识产权法规都将个人用途做为例外。作品保护名目包括著作权、版权、商标、专利等。问题是如果视听产品为个人使用而被拷贝时版权不列入保护之列,那么3D扫描和打印行为似乎也应该适用于同样原则。


业内人士在未经产权所有者授权的情况下用3D打印机或其他低成本拷贝方式进行产品复制,则构成假冒侵权。比如玩具产业很敏感,因为关系到儿童健康。个人出于对3D打印技术的好奇而打印玩具,已成时尚,但因为原料昂贵,打印速度慢,人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因此,伪造行为更有可能来自职业造假者,他们以此牟利。对于他们来说,3D打印至少比人力更稳定、高效。有组织的团伙会毫不犹豫地扫描名牌玩具,制造出一模一样但劣质的假冒产品。一种办法是让消费者清楚了解购买仿制品的责任和风险,但只针对消费者和产权所有者谈责任显然不够,中间商呢?


Shapeways和Sculpteo 之类的平台提供机会给设计者出售设计文件,消费者则可以利用3D打印服务打印出自己或设计师们的作品。所以可以通过某种监控和筛选机制,要求这些公司不仅不能将违禁品和管制品如武器的设计或模型加以陈列,也不可以将未经产权所有者授权的其他产品文件或原型放在服务器上。


在大多数这类平台的销售条款中,你都会发现CEO们常常巧妙地将“责任”转变成“自律”。例如Shapeways就曾被游戏开发公司Square Enix告上法庭,称其在没有经过Final Fantasy编辑允许的情况下,将该视频游戏中的人物模型放在网上,而这些人物原型的版权属于一位纽约设计师,Shapeways立刻遵从要求撤下模型。这说明,这类中间公司完全有能力对文件进行控制和筛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乐意进行事前管控。所以需要有法律来强制执行,合法的数字产品开发也会因此得到激励。


将个人复制版税制度扩展至3D打印和扫描,以及将行业相关法律和义务与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进行整合统一,取决于立法者的努力。然而,立法者无法解决科技的日新月异所带来的一切问题。这是一场新的范式革命,商业界必须采取前瞻性措施加以应对。

0

723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