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3D打印教育应要注意哪些误区?

mouyun   2017-03-22 15:05:23

误区一:3D打印教育≠学习3D打印机操作

  

追溯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将自己设计的模型能够快速制作出来,实现个人定制化的需求。因此3D打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设计3D模型,而不仅仅只是去网站下载别人的模型打印出来。因此,引入一款适合中小学生的3D设计软件非常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创造。前期的个人学习可以先通过免费的3D设计软件。

误区二:学习3D创意设计≠跟随案例一步步操作

  

老师设计教案时,如果只是提供一个个案例教程,让学生一步步去模仿然后做出同样的模型,这样会缺乏自己去主动创造的积极性。


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设计故事,以角色代入情景进行学习。


2.利用现成案例,引导学生加以改进、创新。


误区三: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只在课堂学习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往往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的思路,但真正发挥作用则在课后。因此要让学生创新的动力能持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奖励设计。这也要求老师授课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3D打印这个环节,而是要通过前端的3D设计带动学生随时随地将想法绘制出来。其它的辅助手段,可以包括创建校园的3D打印社团,让孩子们形成圈子,在课后也愿意主动去交流,再配合互联网的各种互动平台,让孩子们能展示自己的创意,与别人PK作品竞赛等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0

687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