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骨头愈合平均需要3个月,但未来也许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在26日举办的“中国3D打印材料研讨会”上表示,可以在目前3D打印骨科内植物微孔内放置药物,缩短骨骼的愈合时间,伤筋动骨一百天有望成为过去。
“以往的金属类3D打印骨因为是实心的,所以不能装入药物,最多是在表面覆盖。”刘忠军介绍,目前的金属类3D打印骨科植入物,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材料表面能做成带空隙的样态。“这些微孔就是一个空间,可以当作一个载体,装入药品或人工材料等,让其发挥新的功能。”
微孔里装药,这才是加速愈合的“利器”。刘忠军说,目前把BMP(人骨形态蛋白)加入微孔中,在该蛋白的作用下,有望加速骨的愈合进度。
在刘忠军看来,微孔的“魔力”不止于此,它还能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如果病人已经发生感染,此时再放入3D植入物体,则会增加感染的几率。在微孔中加入抗菌素,就会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对于肿瘤及骨质疏松患者,微孔载药也能派上用场。“肿瘤病变切除后,在无法确认有无残留组织时,就可以在微孔中加上抗肿瘤的药物。”刘忠军说,目前骨质疏松成为常见病,这类病人骨折后如需手术,就可在微孔中加抗骨质疏松的药物,让其局部发挥作用。
据悉,目前微孔载药技术处在前期研究阶段,尚未投入大规模临床应用。
599 0
登陆后参与评论
2025-03-31 10:17:20
2025-03-11 10:00:32
2025-03-11 09:57:10
2025-03-11 09:53:04
2025-03-11 09:50:56
2025-03-10 11:00:08
2025-03-10 10:58:03
2025-03-10 10:57:16
2025-03-10 10:56:40
2025-03-10 10:55:13
2025-03-10 10:53:29
2025-03-10 10: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