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3D打印全距骨假体在重庆成功植入进人体

dy1993   2016-07-20 17:51:09

近日,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世界首例3D打印的个体化全距骨假体植入手术今天在该院成功完成。

方先生今年27岁,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两年前跌伤后造成距骨骨折,医治多年无效。方先生的距骨已经塌陷坏死,其他医院给他的建议是做胫-距-跟植骨融合手术,但做完这种手术,年轻的方先生就无法再自如行走了。6月29号,西南医院骨科运动中心接诊了他。

该中心主任唐康来说,手术关键技术在于“骨泥”。手术中,医生会截取一步分方先生自身依然健康完好的骨头,搅打成细碎的骨颗粒,加入BMP、和促骨形态发生蛋白等材料做成“骨泥”。

而事先用钛合金与特殊材料制成的距骨上则留有很多微孔,把骨泥灌入微孔中后在进行缝合,等到骨泥生长完毕,患者也就恢复了行走的能力,轻微缓速的跑动也不成问题,只要不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就没有大问题。

西南医院手术室里医生在进行置换手术

此外,此次3D打印的距骨还在承重方面还有所侧重,在承重面的密度比非承重的密度要大,因此也对采取了不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打印方法,比如承重轻的面采取雾化打印法等。

据介绍,该假体为世界上首例3D打印的具有生物功能的个体化全距骨假体,实现了承重支撑、关节活动等主要生物学功能重建,是工业4.0G智能制造与生物医药的完美结合。

3D打印的具有生物功能的个体化全距骨假体

这个假体在生物学功能方面有四个突破,第一个跟以前的假体一样,首先是有支撑和承重的功能,我们对它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哪些地方承重多少,根据它的需要来进行打印,所以它的承重功能更完美;第二个是关节面的处理,因为关节面是负责关节活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去解决它的问题,第一个是低摩擦、耐磨损以及弹性膜料更适合个体化的需求,它的关节活动度会更好;第三个是在假体与骨头材料的固定上我们采用了界面最新的处理技术,让它骨长入更快;第四个是假体需要动力、要稳定,需要韧带、肌腱、肌肉附着点,我们采用了特殊的设计,让肌肉、肌腱、韧带的附着点更好地、更早地附着在上面,让(假体)有动力也更稳定。

据介绍,这项世界前沿技术得到了多家科研机构支持。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十个单位协作攻关才得以运用。预计在经历完四年半的科研到临床过程后,该项技术就可以真正来患者身边。

0

1172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