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中高一开设3D打印课程 学生积极参与成小小“发明家”

lydiazhang   2017-05-04 14:17:57

“上完8节3D打印课,我感觉很新奇也很有趣,能在电脑上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也算是小小地实现了自己想成为发明家的愿望。”海口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海口一中”)高一(18)班学生王爱琴在笔记本上写道。据介绍,今年春季学期,海口一中在高一年级开设了3D打印课程,总共8个学时,每个学时40分钟。该年级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至少保证完成一件作品。面对这一新奇而具有创意的课程,学生们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海口一中成为全省第一所全年级通修3D打印课程的学校。

好拼


老师自购教材自主学习3D建模


3D打印课程是继机器人教育课程后最具启迪创造力的课程,3D打印机是创客们实现梦想的工具。海口一中高一年级今春开设3D打印课程,成为海南省第一所全年级孩子都能体验到创客乐趣的学校。


据悉,课程使用的设备由省电教馆下拨,共有9台打印机。学校技术科学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利用寒假时间自购教材,借助网络平台学习3D建模并共同探讨开发课程内容。


“高一的通用技术课程有设计图样绘画的内容,这时引入3D建模课程是最恰当的时机。”海口一中技术科学组组长吴海青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1个班级学完3D打印课程,“我们将在下学期对剩下15个班级的学生教授这门课程。”


好玩


学生脑洞大开,成小小“发明家”


“我们把教学技术告诉学生,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指导,其他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吴海青老师告诉记者,他们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3D打印,然后介绍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绘制草图,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最后放入打印机进行打印。


“学生们对3D打印技术也非常好奇,他们听完老师的介绍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在电脑上绘制模型,然后打印完成作品。”吴海清老师说,整个过程中耗时最多的是建模,“这需要学生们脑洞大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有些学生也的确做出了很有创意的物件。”吴海清老师介绍,学生们的建模作品有创意书架、多功能锤子、仿生水壶、地球仪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学生根据生活所需,做了一个可以镶嵌在桌子或者椅子边的一个‘水瓶托’。”吴海清老师说,在班级里,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水杯,但水杯放在课桌上不但占位置还阻挡其他同学的视线,放在地上又容易碰倒,“这个学生为了解决这一烦恼,他认真量取了桌子底部横梁的长和宽,在电脑上绘制出同样比例的模板,然后制作出了一个可以镶嵌在桌子或者凳子腿边的‘水瓶托’,解决了水杯的摆放问题。”吴海清老师称,通过这一事例就能看出3D打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发明家”。


展望


设备打印较慢,期待更加智能化


吴海清老师介绍,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和3D打印机存放教室分别在两个地方,在带领学生们上课时,老师们通常会先带学生到3D打印机教室观看设备,再带领学生们到计算机教室绘制模板。“模板绘制好后,便储存到内存卡中,老师将内存卡插入到3D打印机中打印。”吴海清老师说,整个过程中,学生要做的是在计算机上建立模板,后续由老师操作,作品打印成功后老师会带到教室给学生们展示。


“这9台3D打印机是第一代产品,操作过程较慢,打印一个巴掌大的作品至少需要6个小时,耗时有些长,希望今后有机会更新设备,在数据传输方面更加智能化,方便学生上课学习。”吴海清老师说。

0

785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