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一中引入中国内博物院 用3D现代技术展古老文明

lydiazhang   2017-05-15 14:21:31

日前,在浙江杭州第十一中学(下称“杭十一中”)的一个教室里,20多个孩子在摆弄洛阳铲、铁锹、罗盘等工具进行社团活动。杭十一中3D考古社虽然规模不大,只有40多个成员,却已经是良渚博物院的共建单位,同时还得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术支持和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可谓“底蕴深厚”。杭十一中是国内第一家将博物院引入学校的单位。

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技术,在医疗、建筑、电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日,杭十一中另辟蹊径成立了3D考古社,将古老的良渚文明通过现代3D打印技术生动呈现出来,通过最先进的技术呈现最古老的文明,帮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远古文化。


良渚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杭州处于良渚文明的中心地带,但很多杭州学生对此却知之甚少。杭十一中的老师们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联想到良渚文明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便萌发了成立3D考古社的想法。


在3D考古社,学生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洛阳铲、罗盘等一系列考古工具,还能运用3D打印技术“复制”出良渚文明的代表性器物。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3D打印创新实验室的郑毅骞老师以3D打印玉琮为例,向记者介绍了这项技术:“其实就是将琮的建模数据导入电脑,再用环保材料将它打印呈现出来,这其实就是用最先进的技术呈现最古老的文明,让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进行结合的过程。”


“这一举措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在杭州有这样一个先进的远古文明,推进中学生文化遗产教育和创新利用,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杭十一中校长倪子元有感触的说到。


“杭十一中成立考古社是将良渚文明传播给每一个中国人的良好契机,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考古这项崇高的事业当中。”良渚博物院展教部罗晓群说。


该校社团成员赵同学也表示:“玉琮是良渚文明最具体表性的物品之一,通过3D打印机技术将它们还原,可以让更多国内外朋友更加了解良渚文明。”


据了解,接下来该校还将组织相关学科老师和考古社的同学参与中英、中法双语版《3D打印一带一路》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之前编写的《文明的符号:摩亨佐-达罗古城与良渚古城》一文已入选这套教材。


“相信通过中外共同或相似的人类文明的3D立体化呈现,必将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特别是学生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沿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学生群体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倪子元说。

0

521 0

发表评论

登陆后参与评论